要打开普洱茶的新世界,就要重新审视普洱茶的工艺,这就不得不说点专业的东西。
既然是专业的东西,也就是点到为止,讲一些你在别处看不到甚至想不到的东西,不会讲太多细节,主要是打开思路,清理误解,懂的人自然豁然开朗,不感兴趣的人也不必浪费时间。
我们从头来说,第一个工艺环节是采摘,这个也不能说没有技术含量,也有可以探讨的东西,但是并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发现,所以放在书里说,不放在这里讲了。
不同的说法
我们来看第二个环节,鲜叶采摘之后摊放在那里失水。这也是一个争议很大的环节。茶山上的茶农一般称为“萎调”,而很多专家,普洱茶的知识博主都会特意强调,这个不能叫萎调,应该叫“摊放”、“摊凉”或者“摊青”,还有一些更学术一点的,还会称为“储青”。
那么,专家的说法更科学吗?我们不仅要辨析哪个词更合理,还要说清楚萎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?对后期转化有怎样的影响?我们又该如何控制萎调的程度。
前一篇文章已经谈过,普洱茶工艺上归于绿茶,藏养上归于黑茶,是普洱茶独立发展受到局限的根本原因。我们如果要搞清楚一个工艺的细节,就需要回到这个工艺的根本,并且看这个工艺和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之间的关系。
专家和知识类博主认为不能叫萎调,而要叫摊放的根本原因,还是来源于绿茶工艺。这个当然和历史有关,感兴趣的可以看之前讲工艺历史的文章。如果我们重新审视的话,就需要跳出绿茶的思维,重新来看。
区别究竟在哪里
A摊放和萎调本质的区别是什么?
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。我们知道,这二者都是在说鲜叶采摘回来摊放失水的过程,一般在绿茶里面叫摊放,在红茶、白茶、乌龙茶这些就叫萎调。
而且,当我们详细考察各个地方的叫法我们会发现,这个其实更多的是地域称呼的差别,并没那么严格。福建有一些绿茶,比如武夷山的龙须茶,虽然是绿茶,但是受当地制茶习惯称呼的影响,就叫萎调,不叫摊放。这个已经习以为常了,专家也不能强迫别人说,你们这个属于绿茶,必须叫摊放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普洱茶茶农习惯叫萎调,可能是普洱茶复兴最早和台湾茶人介入有关系,受他们的影响。单从称呼的角度,我觉得都可以,如果茶农已经习惯了,也没必要刻意纠正。
最重要的问题不在这里,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高清楚背后的原理,来指导我们的工艺。
B摊放和萎调的失水程度有差别吗?
有的人可能会说,摊放失水程度轻,萎调失水程度重,这是不对的。白茶当然失水程度重。但单论失水,绿茶和乌龙茶还真不好说哪个更重,尤其是乌龙茶品种太多,单说某个品种就更不好说了。绿茶的失水一般在8-10%,乌龙茶从5-15%都有可能。如果普遍的来说,只能说乌龙茶在萎调这个环节失水更快,而且萎调之后炒青之前还有做青的环节。
单从名字和失水程度,我们还不能下一个结论。
那我们来看看,萎调或者摊放这个过程究竟是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。制茶学上给出了四个作用:增加香气,改善滋味,提高品质,降低能耗。
当然,从实际操作的角度,我们还要再加一条,对于手工炒茶来说,适当萎调的茶更好炒,如果采回来就炒,含水率过高,实际上操作难度很大,老手尚能应付,新手就比较难控制了。
C重流于甜俗
那既然萎调有这么大好处,是不是萎调时间长一点更好。也不是。如果萎调过重,从滋味上会带有乌龙或红茶的味道,偏离了普洱茶的本味,这个就不说了。
如果虽然没有过重,但是萎调偏重了,过了临界点,会有两个问题:一个是很多物质提前反应了,适饮期虽然提前了,但是后期转化比较乏力,很多东西就转不出来了,中低端,短期饮用的古树不失为一个思路,但对于高级古树来说,有负面影响。
第二点,如果萎调偏重,可能会导致转化向甜香方向走,甜香不好吗?对于高级古树来说,过于直白的甜香并不好,会导致高级的复杂的香气和滋味的层次出不来,拉低自己的段位。
从这两点来看,萎调必须适度,不能过重,这些都是我们对不同萎调程度藏养实验的结论,并不是想当然的想象。
当然,前面也说了,如果茶质本身就很一般,为了能更快饮用,适当加重萎调,生产一些大众化的中低端茶品,也无可厚非了。但对于品鉴级的古树则不能这么做,否则品鉴体验就大打折扣了。
那么反过来说,萎调轻一点会怎么样呢?
D轻失于浅白
关于摊放或萎调,有一种流行的观点,认为不需要多长时间,表面无水即可下锅,很多专家和普洱茶知识博主都在传播这种观点,这是不对的。这种我们也有实验,不光是不好炒的问题。关键是这种茶香气滋味层次比较单薄,如果我们想在几年或者十几年来喝这个茶,它变化的丰富度明显是不如适度萎调的茶的。
前面讲到,在很多绿茶传统工艺里面,摊放的程度其实比普洱茶更重,就是为了增加香气的层次,出高级的风味。如果几乎不摊放直接炒,茶会非常平淡直白,复杂度不够,品鉴体验当然也会差很多。
我猜想二十年以上自然仓,几乎不萎调的茶可能存留物质会稍多一点,在木质香为主的阶段可能会有一些优势,但是也没有严格证明过,仅仅是猜想。
不过这并不重要,因为我们如果用科学藏养的话,复杂的高级的香气没有流失,那这种优势就没有多大意义了,而劣势却是十分明显的,就是可品鉴的内容缺失较多,所以无论短期还是长期,只要在合理藏养前提下,这种不萎调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。
误解之源
那不需要萎调这个观点是哪里来的呢?
其实我一直在说,普洱茶的工艺本身就是不断形成的新传统,尤其对于古树茶几年十几年饮用的这个我们所说的新世界,一定要打破定式,真正从普洱茶的核心价值,藏养转化来重新审视。
其实采回来就下锅,即使对于绝大多数讲究品质的绿茶来说,都是错误的。龙井如果你不摊放至少几个小时以上,味道都要有很大偏差的。那这些专家的观点又是来自哪里呢?
这是来自过去机制绿茶的习惯。相对于手工的高档绿茶,有一些品类的普通绿茶,如果用过去的滚筒机杀的话,含水高一些也没有关系,而且因为锅温很高,如果含水低了反而容易糊片。这种情况下,有些大批量生产就会缩短或者忽略摊放的过程。
滚筒杀和手工锅、朝天锅杀青其实是很不同的范畴,参数差异很大的,这里不展开讨论,我们只要明白一点,如果我们要有复杂香气,是一定要有摊放过程的。
后来一些经历这个过程的专家和大厂出来的茶人,把不需要摊放当成了普洱茶的标准程序,甚至定义成所谓的“传统工艺”,这是张冠李戴了。
我们要明白,即使是绿茶,如果你要有高级的香气,复杂一点的香气,也是不能忽略摊放过程的。你找任何一个做手工绿茶的老师傅,无论龙井、碧螺春还是毛尖,都会得到相同的答案。
普洱古树内含物质的丰富度是所有茶类之冠,如果不能让香气滋味的层次拉起来,那是非常可惜的,可以说是失败的。不管叫摊放还是萎调,这个过程本身是绝对不可忽略的。
得失寸心知
那么究竟萎调或摊放到一个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呢?这个考虑不同温湿度下,不同树种,采摘的叶子含水率等等因素,时间并不固定。
我们简单的说一下一个前提,在很多工艺中,不同感官代表了段位的高低。一般的制茶者主要靠看,有些制茶者靠手感,而真正的高手是要以嗅觉为主导的,再结合其他感官来判断。
为什么呢?视觉的看出来明显差异,这个分辨是比较粗糙的,结合触感要好一些,而精细的内含物质变化,无论是萎调还是杀青,嗅觉的判断是更微妙的,有的时候外观没有明显差异,但内含物质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了。所以我推荐真正的制茶者要培养自己嗅觉的敏感度。
以普洱茶摊放为例,如果叶面明显转暗,边缘出现枯蔫,梗子非常柔软,可以说明过重了,但是在没有过重之前,究竟什么时候才是最合适的,这个只有嗅觉才能有更好的分辨。比如说,从刚开始的青味,摊放后会出某一种清香,略带一点花香,而如果这个香气转甜,转闷,那就有可能过了,当然这个只是大概比喻了,具体要在现场感受和调试,不能教条。而且很多时候,如果在合理的范围内,轻重只是后面风格差异,没有绝对的对错。
我们的原则是,无论你脑子里的想法如何,最终还是要用藏出来的茶来说话,通过藏出来的茶,我们再反过来确定工艺,这个才是最准确的。普洱茶产区树种非常复杂,后期的变化也非常微妙,有的时候当时你觉得合适,未必就是合适,一切都要以最终藏养的结果为准。
从现状来看,在茶山大多数还是中等或者偏轻的。有些受福建台湾等乌龙茶人影响的会过重,有些受专家学者影响的会太轻或没有,大概是这样。
过去我听有的人说摊放就是表面没有水分就可以杀青,当时认为应该叫萎调。随着对绿茶和乌龙茶工艺的深入了解,才发现并非如此,很多绿茶的摊放时间比普洱茶长的多,所以现在我的观点是,叫摊放、叫萎调都可以,但是第一不能省略,第二要适度。
说这些是希望大家不要被错误的观念误导,不要被专家的观点局限,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调整,找到最适合普洱茶的工艺才是正道。我们也是在不断实践当中,也希望真正懂行的朋友,实践的朋友分享经验,共同推动真正普洱茶的工艺发展。对,不是绿茶也不是黑茶工艺,是真正普洱茶工艺的发展。
来源:茗寿堂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